老年人防范跌倒别大意: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发布日期:2020-11-11    作者:admin    阅读量:0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了解跌倒的危险因素、识别跌倒的高危人群、采取预防跌倒的保护性干预措施、改善骨质量以及提高骨强度的个体化方案将能达到降低跌倒概率和减少骨折风险的效果。
跌倒危险因素
老年人的跌倒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来源于3个方面: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及常用药物的影响因素。
自身因素
老年人往往并存多种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头晕、体位性低血压、血糖不稳定、卒中后遗症造成的偏瘫以及精神异常等都可能增加跌倒风险。感觉器官功能衰退、视力减退、听力下降也可能增加跌倒和损伤的风险。骨骼、关节与肌肉等运动系统病变,如膝、髋、骨关节炎等,导致老年人行走无力,步态不稳,间歇跛行,必然会增高跌倒发生的概率。
肌少症,一种已被认定为老年人新的综合征,发病率较高,西方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22%,80岁以上老人中达50%~60%。亚洲地区老年人中发病率略低于西方人群。肌少症肌力减弱是造成行走不稳、步态紊乱、易跌倒的原因之一。
此外,男性老年患者的前列腺肥大,造成夜间尿次增多,由于照明不良或地面湿滑,加上患者服用安眠药或降压药,往往是导致男性老年患者夜间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环境因素
居住环境过分狭窄、行走过道的曲折、地面不平整或过滑、卫生间缺乏扶手、居室与走道光线暗淡等都是容易造成跌倒的不良环境因素。
药物因素
老年人经常服用的镇静剂、安眠药、抗惊厥药、降压药、利尿药、降糖药等的长期应用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跌倒风险与这些药物应用的剂量相关,而且多种药物的应用比单一药物应用的跌倒风险更高。


跌倒应早预防
应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跌倒的各种疾病,如影响视力的白内障、体位性低血压、反复发作的眩晕、帕金森综合征、骨关节炎等。
避免不适当使用药物
凡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应当不用或慎用,必须应用者则尽可能减少使用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应有药师与相关专科医师依据病情做出利弊权衡,正确取舍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和体格锻炼等替代性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与行为的防护
老年人上下楼梯要扶扶手、转身及头部的转动动作宜慢不宜快、使用坐式便器而不宜用蹲式便器、睡前少饮水、夜间利用床旁便器、清醒后起床前先坐半分钟到一分钟再行站立、避免过度饮酒、行走不稳者应使用如助行器等、淋浴室应有扶手手把,必要时,对地面做一次专业防滑处理。平时宜穿防滑底的鞋以及便于穿着或尼龙扣固定的鞋。卧室设置夜灯、走道与卫生间的照明对预防老人跌倒都是必要的。
营养老年人应保持均衡的膳食营养,摄取足够的钙与维生素D。
运动适当的锻炼不仅改善体能,而且有助于提高反应能力、躯体动作的平衡及协调能力,对降低意外损伤、预防跌倒是有意义的。运动锻炼是老年人预防跌倒及跌倒引起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若切实做到上述各种措施,老年人跌到风险将会明显降低,骨折发生率也必定随之下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