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预防和管理

发布日期:2020-07-14    作者:admin    阅读量:0
2015 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65 岁老年人跌倒死亡率为 58.03/10 万,占该年龄人群全部伤害致死原因的 34.83%,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地面防滑成了早日要解决的问题,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WHO报告显示年龄在 64 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每年跌倒发生率为 28%~35%,年龄 70 岁或以上的为 32%~42%,而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则更高。
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其中药物是引起其跌倒的重要可调节因素,药物的种类、剂量、多种药物联用均可使其跌倒风险增加。加强易致跌倒药物管理以及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跌倒事件发生,对降低跌倒发生率、减少伤害严重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跌滑倒

老年人跌滑倒

一、药物相关性跌倒原因

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的结果,药物可引起其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出现异常而导致跌倒。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主要包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类药物、降糖药等。另外,多重用药也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原因。

(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二)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三)降糖类药物

(四)其他引起跌倒的药物

(五)联用药物数量


二、药物相关性跌倒危险因素风险分层

强相关: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物(SSRI、TCA)、抗癫痫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髓袢利尿剂、强心苷类(洋地黄、地高辛)、阿片类药物、多重用药(使用超过4种药物)。

弱相关:β受体阻滞剂、ACEI类、ARB类、α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药、抗心律失 常药物、血管扩张药、沙坦类药物、抗帕金森药物、降糖药、抗组胺药、氨基 糖苷类抗菌药物、胃肠解痉药。


三、药物相关性性跌倒的预防管理措施 

防止跌倒及跌倒损伤的主要手段是预防,药物治疗是跌倒预防中的可调节因素,针对可致跌倒的药物进行多因素跌倒评估与预防措施落实。评估以及预防老年人是否存在药物相关性跌倒的时机为患者入院(或就诊)以及增加或改变药物剂量或种类时。(附:患者入院或就诊时评估流图) 

1、设置防跌倒标识

对存在药物相关性跌倒强相关因素的患者,在住院患者床头或门诊患者药盒上粘贴防跌倒表标识。或寻找专业防滑处理团队,进行地面防滑处理服务

2、调整跌倒相关药物

对于精神类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应优先考虑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减少精神类药物的使用,确需使用时也应维持最小剂量。老年人催眠药物的品种可优先选择非苯二氮䓬类。


相关新闻